云南沙溪初级中学访校调研记录
2021-07-26 17:03:05


志愿者代表和参与远程伴学的学生合影

导语
2021年6月30日-7月4日,在春季英文远程伴学项目结束之际,5位志愿者代表组成行动小分队,带着远程支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乡村教育的思考踏上访校旅途,前往云南省沙溪镇初级中学实地访问调研。

通过两天在学校内的访问以及家访,大量的信息冲击着志愿者的视野,引来了很多的思考。同时,很多问题在调研过程中答案变得越来越具体和清晰。参与支教就如同通往另外一个平行空间的门被打开了,在客栈、在学校现场、在回家的航班上,志愿者们的高速思考和行动效率令老师赞叹,他们带回来了大量的资料,总结成文分享给更多当下和未来参与项目的小伙伴们。
调研|程季赟 刘星岑 金天滋 宋欣湉 王泓博
受访|沙溪初中师生、校长及家长
编写|三果老师


# 行 程 #

6月30日:上海-大理-沙溪

今天5位志愿者代表在老师的带领下,启程前往本学期支教的云南大理州剑川县沙溪镇沙溪初级中学,是云南省二级中学,该镇上所有适龄的初中生基本上都在这所学校就读,而我们1对1远程支教的则是该校7年级初一的学生。帮助他人总是让人高兴的,但我们也惶恐着提醒自己要时刻有一颗善意和谦卑的心,去呵护孩子们的自尊和自信,去用真诚和真实和孩子连接。



经过3个半小时的飞行,我们终于落地大理机场,出机场后跟来自昆明的欣湉汇合(还有一位深圳的小伙伴已经抵达沙溪)。看着天气不太好,高原的天气也总是如此,时而阴雨时而天晴,接着我们驱车前往沙溪镇。因沙溪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自然保护区,途中山路崎岖,约2个多小时后抵达古镇的客栈。客栈非常nice,花园式的客栈,登上客栈阳台一览,整个沙溪古镇被群山环绕,一派宁静祥和。

稍作休息后出去吃晚餐,不得不说云南的美食真多,一天的路途折腾,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大饱口福啦。可能由于疫情关系以及小众景点,沙溪古镇至今仍然保持着古老的建筑特色,古寺庙,古商铺,马店,古老的红砂石板街道,百年古树等,且行人非常少,非常适合休闲放松。

安静祥和的沙溪镇

7月1日:上午和学校校长、英语老师交流;下午在课堂和学生互动讲课;晚上交流会议。

今天9点开始访校活动,远远的看到陈老师和沙溪镇中心学校的杨校长在校门口等候我们的到来。随后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逛了校园,初步了解学校的情况。我们发现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是很不错的,体育场、图书阅览室、物理/化学室以及计算机室都有,且教室黑板也在前2年换成了有多媒体电视的黑板。

随后我们开始座谈交流会,校长邀请了学校其他领导、英语老师到场。各个志愿者代表上台j介绍远程支教项目,以及分享自己支教过程中的感受。会后大家和英语老师调研交流了解学生在校英语学习的情况。中午杨校长邀请我们午餐,午餐后和校长交流了许多关于小学阶段推广英语学习以及师资缺乏等目前面临的情况。


志愿者代表分享

和英语老师访谈交流

和学校领导交流


下午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上了一节英语趣味课堂,和学生们一起交流互动。因为学校已经入期末复习课,所以志愿者们没有上新课,而是以趣味课堂复习为主,跟孩子分享自己的英语学习感受,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



上一节英语趣味课


因为教育条件制约,学校还有很多偏僻乡镇的学生就读,所以学校建有宿舍,也就是有住校生,每周回一次家,所以傍晚我们也在学校食堂和学生们一起就餐。下课铃声钟响一刻,只见学生们已经冲往食堂,依稀想起我们初中那会何尝不是如此呢。吃完饭后,志愿者们和学生们一起体育运动交流,一起打乒乓球、篮球。正值今天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校环境都布置着党旗。看着操场上的学生们生龙活虎,生活无忧,我们也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未来乡村的教育也会越来越好。



党旗下合影、学校一览

今天的访校暂告一段落,傍晚我们在沙溪古镇内散步。沙溪古镇自古就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我们不知不觉走到了玉津桥河畔,周边的风景很不错。随着小镇灯光逐渐亮起,大家带着各自的思索回到客栈开交流会,分享今天访校调研信息和各自感悟,也期待明天跟学生家长的见面交流。

7月2日:上午进入教室旁听课程,课间开展学生问卷调查;下午志愿者代表在家长会做《陪伴教育》的主题交流会,以及会后和家长交流。


上午志愿者旁听了英语课、语文课、历史课等课程,了解老师和学生的课堂情况。课间大家到教室发放远程支教的问卷调研。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志愿者代表和本次参与远程支教的48位学生合影(PS:大家找找自己的学生呀)。下午志愿者代表天滋面向参与远程支教的学生家长做了《家庭陪伴教育》主题分享交流会。

天滋分享到:陪伴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形影不离的守在一个人身边,而是真正意义的不离不弃。哪怕在几千公里以外的距离,只要平时多关心孩子,多和孩子交流,这也是一种陪伴。

会后和家长们交流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不少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只有老人在家陪伴,或者父母平时工作很忙,父母本身学历水平也不高,比较难去陪伴孩子成长,多是靠孩子自觉。家长也纷纷表示今后会多注意陪伴孩子,再忙也要关注孩子的成长,也非常感谢志愿者们的辛苦付出,其中一位家长还特意邀请我们到她家里的饭店晚餐。


问卷调查中


学生和志愿者代表合影


《陪伴&教育》家长交流会



7月3日:上午学生家访;下午返回大理,途中游玩放松;晚上整理问卷调查。

今天在学校陈老师的带领下安排了几位同学的家访。现在乡镇的生活条件都还不错,典型的白族风格房子,家里的设施也基本齐全。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家里是没有电脑,多是用手机上课,这点是在意料之中。只是父母忙的时候忘了给孩子手机,学生就无法上课,或者家长担心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比如会发现孩子课后或课前会用手机玩游戏等。我们也跟孩子分享了学习的主动性,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引下找到自己的学习目的,只有自己愿意主动学习,加强自觉性,学习效果才会更好。

家访进行时


上午12点结束家访后,我们访校的环节也结束了。下午1点我们驱车离开沙溪古镇,前往大理。志愿者们一上车就疲惫休息了,在此感谢各位志愿者代表们的辛苦付出。

前往大理途中我们逛了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周城,以扎染花布和刺绣品,精工制作远销海内外,有“扎染之乡”的美誉。然后来到了喜洲古镇,品尝了喜洲粑粑等特色美食,到洱海边的海舌公园骑行,放松下这两日的疲惫,最后来到了大理706青年空间客栈,入住稍作休息。




晚上在大理古城吃饭和观览游玩后,大家也不忘了统计收集到的问卷调查,直到夜晚11点多才休息。



7月4日:上午在706青年空间分享交流会,自由逛古城;下午前往机场,返程。

上午在706青年空间,由当地创新教育的一位协调者定慧同学的支持下,邀请到了暂住在当地的斯坦福大学春子姐姐一起,大家交流了一个多小时,从本次支教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如何解决以及个人的感受,到这次访校活动的感悟;交流未来择校的方向和专业等等。下午即将返程了,大家到古城自由活动,给家人带些伴手礼。出发去机场前,我们还不忘把昨晚还没统计完的调查问卷,用了一个小时终于搞定,同行的小伙伴们太给力啦~~


交  流
访校过程中与校方领导、校方老师以及学生家长交流的重点信息整理分享:

校方领导访谈

本次访校活动得到了校方领导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学校的陈老师和沙溪镇中心学校的杨校长,他们对远程教学也有很多独到的思考,同时也邀请了学校的教务处主任等老师交流,总结这期支教过程中的想法和后续工作的推进,下面就交流重点做了一些整理。

讨论话题:
1、目前乡村学校遇到比较大的挑战是?该如何面对这些挑战?
2、该地区是几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英语的基础如何?该如何推进英语的普及度?
3、英语老师与学生的师资比是?
4、您如何看待这个学期的远程支教项目?您觉得是否有必要推广远程教育?
5、你认为远程教学对缩短教育水平差距的效果如何?为什么?
6、您认为远程教学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之处?您的建议?


重点总结

1、比较困难的是在师资方面,目前学校也在改革调整期。老的一批教师退休下来后,我们才可以补充新的教师,这涉及到教师编制问题,每个学校只有那几个教师编制,不是我们想招老师就可以招老师。在未来的2年,老教师因教学压力大,身体会吃不消,平均每个老师都要带2-3个班,小学的英语老师还要带4个班,每个班学生人数约40人,所以师资方面还是很紧的。但好在现在国家对乡村教育的重视,比如提高了到乡镇老师的待遇和福利,所以下一次招募老师时,希望可以招到一些有经验的、年轻实干型的老师。

2、这边的英语普及水平是不高的,目前沙溪镇只有一所镇上的完小是从小学3年级开始上英语,还是杨校长在2016年时极力推动下才开的,其他的乡/村小学都不会开英语课程。主要原因还是师资,没有老师来教。所以目前7年级你们接触的学生里,班级里可能有三分之一是初中才开始学英语的。你们在教的过程中会发现有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这个你们需要理解,他们接触英语的时间太短了。而且我们是无法分层教学的,只要是适龄的学生上初中都是到这所学校来上,所以成绩参差不齐很明显,英语老师教的也很累。我想在课件开发上可能需要降低些难度,多讲些课本知识,复习课内为主。

3、我们认可远程支教这个项目,有国内一线城市的高中生1对1的辅导孩子的英语,突破现在我们师资紧张,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局面。但很多学生是不知道学习英语是为了什么,找不到学习的目的,这个问题在学生里很普遍。所以在教学的同时,老师们也可以多分享些外面的世界,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找到自己的学习动力,这样学习动力才会提高。同时,我们发现在中考时,英语和数学是学生中最拖分的,比如有的学生其他科目会考的好,但就是英语考的不好,甚至不及格。这样本来可以去重点高中的,因为英语成绩而只能去普通高中。所以我支持远程支教可以逐渐的提升学生英语成绩,起码不要太拖分,减少严重偏科的情况。

4、 远程有一点不足就是比较难和学生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但这个都是普遍的问题。我的小小建议是,制定相对稳定的2年周期教学计划,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坚持下去,同时老师和学生也建立起很好的感情纽带,在老师鼓励下学生也更愿意坚持学下去。同时我们也会调研班级里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只要学生自己有学习能动性且设施也符合,我们都会支持参与到这个项目中。

英语老师访谈

讨论话题:

1、这个学期参与远程支教项目的学生是如何选出来的呢?
2、班级的英语平均水平如何?一般一周上几节英语课?
3、 您觉得英语远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 通过课堂上的表现,您觉得学生目前英语学习中最薄弱的是什么?
4、 您认为英语远程教学有哪些不足之处?以及您的建议。
5、学生通过英语远程教育的学习,成绩是否有提高呢?或者上课的积极性是否有变化?您觉得用英语远程教学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重点总结

1、首先是兴趣,我们是自愿的,先是孩子们自己举手报名。其次是看成绩,因为有些孩子的英语基础确实比较薄弱,我们是觉得如果成绩好的学生能参加的话,效果会更好。最后我们看重设备和家长的支持,于是我们就遴选出了这样一批的学生。但是这样选下来也有几个特别有意愿却因为设备、家长不在家的孩子没有办法上你们的课。

2、班级里的英语成绩其实不好,平时考试会有一半不及格。这边的英语普及水平是不高,有一些是上了初中才上英语,有的是小学3年级上英语,但也多是启蒙为主,所以我们授课都是从最基本的ABC开始,教的也慢,一个星期可能都讲不完1个单元。我们是一个星期是上6节英语课,但有时候班级之间进度不太一样时,我们也会从其他课中借课时上。所以班级就出现两极分化,一半学生英语成绩好些,一半英语成绩差些。你们也了解这情况,在教学中可能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授课进度或者内容。

3、相比传统教学,远程支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英语积极性,尤其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可以适当的拔高,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因为我们一个老师最起码承担2个班的教学,无法关注到每个学生。在英语的听说读写中,说对他们来说是最难的,平时太少机会去交流,且学生们都害怕去交流。所以在远程课堂中,你们可以多和学生锻炼下口语,语言毕竟还是交流,不然就变成哑巴英语了。我们也无法在口语方面给与孩子更多的锻炼,所以还是希望孩子们可以在远程上课中多说。

4、 参与的学生期中成绩普遍还是有提高的,等这个期末考试出来后,我们可以给一份成绩单看看对比下。上课积极性一时半会还看不出来很大的提升,这群学生平时上英语课互动也少,一般都是老师提问学生才回答。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主要是他们的自觉性,我收到过家长说孩子拿手机本来是上课的,后来发现玩手机,或者是确实是对英语提不起兴趣不想学也有。但总的来说,希望学生们能继续参与这个项目。建议的话可以教材上稍微降低些难度,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额外多补充些,提高英语成绩。


家长访谈

讨论话题:

1、您的家中是否配备能上网上课的手机或电脑?
2、平时在家一般是谁辅导或关注孩子的学习,陪伴孩子的时间多吗?
3、您是否支持孩子利用电脑、手机等设备上网进行远程教育学习?如果不支持,原因是什么?
4、通过远程教育,您觉得孩子英语水平是否有提高?如果有,在哪方面呢?
5、您认为远程教学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之处?您的孩子有坚持学下去吗?如果没有,原因是?


重点总结

1、大部分家里是没有电脑的,或者有电脑但设施过于老旧无法使用,多是用手机上课。网线倒是都通的,现在基本村村通网了。

2、部分家庭是爸爸出去外地打工,一般是妈妈在家照顾孩子。也有爸妈都在家里,但平时比较忙,还有个别是老人在家陪伴,父母在外打工,是留守儿童。家长一般多是问孩子的考试成绩,如果考不好而看到孩子平时玩的多,家长多是责备为主。家长也表示会多抽时间陪陪孩子,但辅导功课实在不会。大部分家长也是初中毕业,希望志愿者们能多陪伴孩子和指导孩子学习。家长有时候确实不知道怎么去督促孩子学习,多靠孩子自觉。极个别家长会关注孩子的学习,以上是普遍的情况。

3、大部分家长是支持孩子远程学习的,也有个别家长提及好几次看到孩子拿手机后会玩游戏,并没有认真的学习,有时候就没给手机孩子上课。但家长也表示今后尽可能的在孩子上课期间在家陪伴孩子上课,督促孩子学习。

4、 有的家长反馈孩子学习成绩有提高,有的反馈是没有提高,最终要等期末成绩出来后我们再对比。参与的48位学生中,有大概10人左右学生是没坚持下来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是学生自己感觉压力大,授课进度过快,听不懂老师讲的;还有学校作业太多,志愿者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多些;家长没在身边,没有手机无法上课等。希望志愿者老师可以多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调整上课节奏和内容,平时多鼓励孩子学习。


综上所述,我们对于这次访校的体验是持非常正面的评价的。我们不仅仅解答了大部分过去半年里线上支教碰到的问题,也通过与支教项目相关的家长,学生见面访谈深刻地认识到基层学校的发展限制和潜力无限的未来。这次访校坚定了我们继续支持乡村地区远程教育的信念,相信教育的力量是促进中国城乡发展的根基,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为乡村孩子们的教育添砖加瓦,持续筑基。




2021年秋季教育使者招募中
招募 “少年教育使者” | 2021年秋季学期远程伴学

随时欢迎你来
一起做一点
促进社会更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