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社会化发展在公益活动中的价值观察
2021-11-01 21:09:18

在10月31日刚刚结束的城市使者伴游活动中有坚持全人教育的家庭,也有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还有父母是聋哑的健康儿童,以及一位自闭症恢复良好的孩子和一位抑郁稳康复期的中学生参与了今天的活动。这样跨度大的孩子们在一起会怎样?会获得彼此巨大的信任和支持。实际上只有大人眼里才有不同,孩子们眼中是彼此平等的,我们总在教育孩子希望他们成人,但又总是不自觉的分成了一个个不同的,却又单一文化的教育环境。

观察感受:
1、孩子们的天性: 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下长大,孩子的好奇心和合作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都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有自然习得的空间就行。
2、孩子们的互相扶持:能量强的孩子很乐意陪伴低能量的孩子,在长辈身边总要被“教育”:你看你的同龄孩子做得多好,你看你能不能向她们学习,听了很心痛。城市使者一起把总被家长教育的中学生带到前面一起交流,我则陪着这个家长聊聊公园里的花花草草转移一些注意力,孩子和孩子们互相拍拍照片,一起跨过公园里的溪水,很快每个人脸上都扬起了开心的笑容。这个紧张的家长也变得放松起来。感慨教育应当是无痕的,可惜每个父母都曾经走入过教育的误区。当情绪自由流通,人的主动探索天性自然会呈现,教育可以不用太用力。
3、孩子们的社交: 与不同年龄的人建立关系是一种自然环境下的社会交往能力,愿孩子们随着参与社会服务,获得社区交往下的自然习得综合素养发展,友善有爱。
4、公益组织能够做什么: 真实行动+倡导。既要能当农民播种,也要可以放眼远方,否则都推动不了。

总结: 最值得的记忆: 看到城市使者很耐心的关照每个来的孩子,很自然的抱起小妹妹帮她一起摸一摸彩灯,很自然的等待陪伴。我们一起蹲在路过的一个小baby和她的狗狗身边抚摸交流嬉笑。我们素不相识却仿佛相识很久。